<<  < 2010 - 1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著名五言诗--《终南山》,曾经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对秦岭主峰之一的终南山充满了无限的神往。

绵延八百余里,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的秦岭,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终南山则深藏在秦岭腹地,西起武功,东至蓝田 ,最高海拔2604米。

2007年的深秋季节,我们有幸忙里偷闲,沿着才建成通车不久的西康高速公路,去位于终南山麓、乾佑河畔的柞水溶洞一游。

从西安出发,大概行驶了四十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号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长达18公里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隧道里灯火辉煌,拱形的洞内是密集的照明灯。汽车穿行在明亮的隧道里,人仿佛置身于迷宫,望不到尽头。

忽然,大家眼前一亮,恍入仙境,两边是形态各异的大树,头顶是数道高悬的彩虹,地面上投影着彩色的弧形霓虹,既象海底世界,又象彩虹桥的倒影,让人震惊。

这就是隧道的亮点,每隔6公里就有这样一个别有洞天的景观,通过不同的灯光和幻灯图案变化,驾驶员和乘客将看到“蓝天”“白云”“彩虹”等景象,减轻司机在特长隧道行车的单调,缓解驾驶疲劳。

被这世界数一数二的隧道吸引,一出洞我们就下车驻足观赏。

秦岭终南山隧道,位于我国西部大通道内蒙古阿荣旗至广西北海国道上的西安至柞水段,在青岔至营盘间穿越秦岭,全长18.4公里,仅次于总长24.5公里的挪威洛达尔隧道。动工于20023月,建设工期49个月,总投资近32亿元。

这一隧道是国家规划的包头-西安-重庆-北海、银川-西安-武汉两条公路西部大通道共用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是沟通黄河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圈的交通枢纽。

宽阔的道路两边,是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给大山披上了彩装,色彩缤纷的浓墨重彩,把大山装扮得分外妖娆。那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灌木丛中,有袅袅如炊烟的云雾升腾,仿佛将山和天连成一体,分不清是山高耸入云还是云雾把山托在半空。

十点多,我们穿越柞水县城,来到了距县城南面13公里石瓮镇上的柞水溶洞。这里灵山合拢,秀水环绕,气候宜人,风景旖旎。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青水秀之风姿。

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乾佑河相对,为3个突兀的尖峰,形成笔架状,叫笔架山。中间一峰又叫“对峰台”,山势峥嵘,四壁悬绝,巍峨壮丽。既像杭州的“飞来峰”,又似桂林的“独秀峰”,故有“西北奇峰”之称。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青峰翠绿,满山青草如茵;河中卵石堆砌,砂子细洁如玉。是一处灵境胜地。

石翁镇山清水秀。因为其地质多为石灰岩,裂缝较多,透水性好,加之又系亚热带气候,温度较高,岩溶发育较快,已明显外露的有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及西干沟的玉霞洞、金铃洞、探奇洞和东干沟的云雾洞等共100多个溶洞。

佛爷洞位于呼应山腰,洞口面向西北,海拔797米。

该洞是具有上、中、下、底四层的溶洞,共有7个大庭堂、23个小庭堂。大的平坦开阔,如同大雄宝殿;小的典雅秀丽,宛若苏州园林。

洞内景物奇特雄伟,光怪陆离。有迎宾厅、叠翠廊、卧龙岗、白女洞、宝莲柱、二佛观海市、猴王点兵、菊花厅、蘑菇塔、栖鹰崖、乌龟闯海、圣母揽天官、水帘池、水帘洞、水帘宫、雄狮镇奇峰、将军夜巡、湘子苦学等。构成了蝴蝶飞舞迎来宾、转景楼雪山景迷人、大瀑布飞流闪银花、水帘洞唐僧藏宝经、宝莲灯塔前子夜明、擎天柱雄壮入天云、蘑菇塔下罗汉堂、海石花深藏在迷宫、石笋弹奏幸福曲、仙女下凡送来宾、荷花池清泉映花艳、龙宫巨龙卧海边、海狮腾飞报吉祥、李白赠笔写文章、金兔银兔洞内跑、玉皇大殿有八仙等令人叹为观止的丰富画面。各种千奇百怪的造型让人感叹天公造化的奇绝,鬼斧神工的玄妙。

洞内无处不是景,头上是形态各异的溶柱高悬,不时有水滴从缝隙间渗出来,滴落到游人的身上,脚下是高高低低的石阶,时而开阔,时而狭小的洞内,节能灯光也忽明忽暗,使得洞内更加神秘莫测,引人入胜。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琳琅满目,绚丽多姿,石笋、石幔、石帷、石瀑布美不胜收;石禽、石兽、石猴、石佛维妙维肖,酷似逼真;晶莹透亮的石花、石果、石蘑菇、石葡萄令人垂涎欲滴。正如牌楼对联所言;“洞中有洞洞连洞洞洞相同,景里藏景景胜景景景互映。”那移步换景的妙趣,使人心旷神怡,有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从佛爷的手掌心走出来,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带给我们无限感叹的柞水溶洞。顺着石阶蜿蜒而下,牛背梁森林公园的清山秀水,秀丽风光和环绕的碧水,依然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得我们流连忘返,恋恋不舍。

在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奇峰异洞构成的一幅幅色彩绚丽的风光画卷中,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著名散文作家刘成章游洞的题诗:

千年构思万年雕,

至今未搁手中刀。

大奇大美大艺术,

    谁人品味不折腰。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